受国家林草局委托,自治区林草种苗总站所属自治区林草种苗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派出工作组,于2025年7月19日—25日赴西藏自治区开展草种质量抽检。
工作组对西藏自治区2025年生态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使用的草种进行抽检,共抽检那曲市色尼区、尼玛县、申扎县3个县区的25个种批。同时,工作组认真查阅作业设计、招投标文件、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标签、草种质量检测报告等档案资料,确保种子来源合法、流通合规、信息可溯。
工作组直奔作业现场,克服高寒缺氧困难,抽检工作历时5天,行程超1700公里,圆满完成抽检任务。抽检结束后,工作组与西藏自治区林草局召开座谈会,就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向对方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接下来,中心将对抽检的25个种批进行检验检测,待检测结果出具后,及时向国家林草局报送抽检报告。
本次抽检是中心2024年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考核认证和草种检测指标扩项后,首次代表国家林草局开展的草种质量抽检。至此,中心成为继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之后第三个可以承担国家级草种质量抽检的机构。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积极对接国家林草局有关司局,主动承担全国草种质量抽检任务,为保障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用种用苗质量安全贡献“内蒙古力量”。
自治区林草种苗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赴西藏开展草种质量抽检, 受国家林草局委托,自治区林草种苗总站所属自治区林草种苗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派出工作组,于2025年7月19日—25日赴西藏自治区开展草种质量抽检。工作组对西藏自治区2025年生态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使用的草种进行抽检,共抽检那曲市色尼区、尼玛县、申扎县3个县区的25个种批。同时,工作组认真查阅作业设计、招投标文件、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标签、草种质量检测报告等档案资料,确保种子来源合法、流通合规、信息可溯。工作组直奔作业现场,克服高寒缺氧困难,抽检工作历时5天,行程超1700公里,圆满完成抽检任务。抽检结束后,工作组与西藏自治区林草局召开座谈会,就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向对方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接下来,中心将对抽检的25个种批进行检验检测,待检测结果出具后,及时向国家林草局报送抽检报告。本次抽检是中心2024年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考核认证和草种检测指标扩项后,首次代表国家林草局开展的草种质量抽检。至此,中心成为继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之后第三个可以承担国家级草种质量抽检的机构。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积极对接国家林草局有关司局,主动承担全国草种质量抽检任务,为保障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用种用苗质量安全贡献“内蒙古力量”。
受国家林草局委托,自治区林草种苗总站所属自治区林草种苗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派出工作组,于2025年7月19日—25日赴西藏自治区开展草种质量抽检。
工作组对西藏自治区2025年生态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使用的草种进行抽检,共抽检那曲市色尼区、尼玛县、申扎县3个县区的25个种批。同时,工作组认真查阅作业设计、招投标文件、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标签、草种质量检测报告等档案资料,确保种子来源合法、流通合规、信息可溯。
工作组直奔作业现场,克服高寒缺氧困难,抽检工作历时5天,行程超1700公里,圆满完成抽检任务。抽检结束后,工作组与西藏自治区林草局召开座谈会,就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向对方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接下来,中心将对抽检的25个种批进行检验检测,待检测结果出具后,及时向国家林草局报送抽检报告。
本次抽检是中心2024年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考核认证和草种检测指标扩项后,首次代表国家林草局开展的草种质量抽检。至此,中心成为继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之后第三个可以承担国家级草种质量抽检的机构。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积极对接国家林草局有关司局,主动承担全国草种质量抽检任务,为保障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用种用苗质量安全贡献“内蒙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