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德河已在海拉尔林场默默驻守了13年。每天清晨,他都会骑上那辆老旧的摩托车,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巡视着7000多亩的林地。寒来暑往,风雨无阻,这片林海就是他的家,他把守护这片山林当做了一生的责任。
一、孤守深山,以林为伴
王德河所在管护站位于海拉尔区西山自然保护区,距离市区有20多公里。站里依靠太阳能发电,阴雨天时常断电,冬天靠烧柴取暖,夏天还要忍受蚊虫肆虐,然而最难熬是无边无际的孤独。有时连续半个月见不到一个人影,只能对着树木说话,或者听听收音机里断断续续的广播。
但渐渐地,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森林里的动物成了他的朋友——一只经常来讨食的松鼠,王德河给它起名叫“小灰”;偶尔在傍晚出现的狍子,他唤作“大角”。这些小动物让寂静的林海多了一丝温暖。
王德河的主要工作是巡护森林、监测火情、防止盗伐和偷猎。每天天不亮他就骑上摩托车出发,沿着固定的路线巡视。山路崎岖,雨天泥泞不堪,冬季大雪封山,摩托车经常无法通行,他只能徒步巡护,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
2018年夏天,在例行巡护时,王德河发现远处有烟雾升起,立刻意识到可能有山火发生。他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赶往现场。火势蔓延得很快,他和接到报告随后赶来的扑火队员一起,奋战了两个多小时才将火势控制住。那次经历让他更加明白,森林防火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除了防火,打击盗伐也是他的重要任务之一。2020年冬天,王德河在巡山时发现雪地上有新鲜的车辙印,他顺着痕迹追踪,果然发现了一伙盗伐者。王德河看到盗伐者正在砍伐珍贵的红松,便立即用对讲机联系森林公安。多亏了他的及时发现、迅速报告和积极配合,这伙儿盗伐者最终被公安人员迅速抓获,保住了几十棵百年老树。事后,盗伐者曾威胁王德河少管闲事,但他毫不畏惧,始终坚定守护着这片山林。
近些年,林业巡护也用上了新科技。局里给管护站配备了GPS定位仪、红外相机和无人机,巡护效率提高了不少。但王德河深知,机器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经验和责任心。2024年秋天,王德河在一片看似平静的林区内闻到了一股焦糊的味道,经过仔细搜寻后,他发现了一处被落叶掩盖的暗火,凭借多年的巡护经验,他迅速采取行动,及时扑灭火源,再一次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火灾。
四、亏欠家人,无愧于心
这些年,让王德河最愧疚的是对家人的亏欠。他每年只有在防火期过后轮休时才能回家。儿子小时候总问他:“爸爸,你为什么不能像别人的爸爸一样天天回家?”,王德河愧疚但自豪地告诉儿子:“爸爸在守护大森林,那里有很多小动物和树木需要爸爸的保护!”。如今,儿子已经上高中了,也渐渐理解了他的工作,理解了爸爸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光荣的使命,时常也会在电话里叮嘱他注意安全。家人的支持让王德河更加踏实的一头扎进山林中,时时刻刻做好森林的守护者。
有人问他,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待这么多年,不觉得苦吗?“说实话,苦,但值得!”王德河毫不犹豫回答。每当他看到自己巡护的林区郁郁葱葱,野生动物自由栖息,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13年来,王德河已不记得为摩托车换了多少次轮胎,也不记得写满了多少本巡护日志。这片森林见证了他的青春,他也同时见证了森林的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只要组织需要他,只要这片林子还需要守护,他就会一直坚守下去。
“绿野红心:党旗引领下的生态护林员”系列宣传之三: 坚守林海十二载 情系山林保初心——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林场生态护林员王德河, 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德河已在海拉尔林场默默驻守了13年。每天清晨,他都会骑上那辆老旧的摩托车,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巡视着7000多亩的林地。寒来暑往,风雨无阻,这片林海就是他的家,他把守护这片山林当做了一生的责任。一、孤守深山,以林为伴王德河所在管护站位于海拉尔区西山自然保护区,距离市区有20多公里。站里依靠太阳能发电,阴雨天时常断电,冬天靠烧柴取暖,夏天还要忍受蚊虫肆虐,然而最难熬是无边无际的孤独。有时连续半个月见不到一个人影,只能对着树木说话,或者听听收音机里断断续续的广播。但渐渐地,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森林里的动物成了他的朋友——一只经常来讨食的松鼠,王德河给它起名叫“小灰”;偶尔在傍晚出现的狍子,他唤作“大角”。这些小动物让寂静的林海多了一丝温暖。二、日行百里,守护绿色王德河的主要工作是巡护森林、监测火情、防止盗伐和偷猎。每天天不亮他就骑上摩托车出发,沿着固定的路线巡视。山路崎岖,雨天泥泞不堪,冬季大雪封山,摩托车经常无法通行,他只能徒步巡护,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2018年夏天,在例行巡护时,王德河发现远处有烟雾升起,立刻意识到可能有山火发生。他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赶往现场。火势蔓延得很快,他和接到报告随后赶来的扑火队员一起,奋战了两个多小时才将火势控制住。那次经历让他更加明白,森林防火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除了防火,打击盗伐也是他的重要任务之一。2020年冬天,王德河在巡山时发现雪地上有新鲜的车辙印,他顺着痕迹追踪,果然发现了一伙盗伐者。王德河看到盗伐者正在砍伐珍贵的红松,便立即用对讲机联系森林公安。多亏了他的及时发现、迅速报告和积极配合,这伙儿盗伐者最终被公安人员迅速抓获,保住了几十棵百年老树。事后,盗伐者曾威胁王德河少管闲事,但他毫不畏惧,始终坚定守护着这片山林。三、科技助力,坚守不变近些年,林业巡护也用上了新科技。局里给管护站配备了GPS定位仪、红外相机和无人机,巡护效率提高了不少。但王德河深知,机器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经验和责任心。2024年秋天,王德河在一片看似平静的林区内闻到了一股焦糊的味道,经过仔细搜寻后,他发现了一处被落叶掩盖的暗火,凭借多年的巡护经验,他迅速采取行动,及时扑灭火源,再一次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火灾。四、亏欠家人,无愧于心这些年,让王德河最愧疚的是对家人的亏欠。他每年只有在防火期过后轮休时才能回家。儿子小时候总问他:“爸爸,你为什么不能像别人的爸爸一样天天回家?”,王德河愧疚但自豪地告诉儿子:“爸爸在守护大森林,那里有很多小动物和树木需要爸爸的保护!”。如今,儿子已经上高中了,也渐渐理解了他的工作,理解了爸爸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光荣的使命,时常也会在电话里叮嘱他注意安全。家人的支持让王德河更加踏实的一头扎进山林中,时时刻刻做好森林的守护者。有人问他,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待这么多年,不觉得苦吗?“说实话,苦,但值得!”王德河毫不犹豫回答。每当他看到自己巡护的林区郁郁葱葱,野生动物自由栖息,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13年来,王德河已不记得为摩托车换了多少次轮胎,也不记得写满了多少本巡护日志。这片森林见证了他的青春,他也同时见证了森林的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只要组织需要他,只要这片林子还需要守护,他就会一直坚守下去。
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德河已在海拉尔林场默默驻守了13年。每天清晨,他都会骑上那辆老旧的摩托车,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巡视着7000多亩的林地。寒来暑往,风雨无阻,这片林海就是他的家,他把守护这片山林当做了一生的责任。
一、孤守深山,以林为伴
王德河所在管护站位于海拉尔区西山自然保护区,距离市区有20多公里。站里依靠太阳能发电,阴雨天时常断电,冬天靠烧柴取暖,夏天还要忍受蚊虫肆虐,然而最难熬是无边无际的孤独。有时连续半个月见不到一个人影,只能对着树木说话,或者听听收音机里断断续续的广播。
但渐渐地,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森林里的动物成了他的朋友——一只经常来讨食的松鼠,王德河给它起名叫“小灰”;偶尔在傍晚出现的狍子,他唤作“大角”。这些小动物让寂静的林海多了一丝温暖。
王德河的主要工作是巡护森林、监测火情、防止盗伐和偷猎。每天天不亮他就骑上摩托车出发,沿着固定的路线巡视。山路崎岖,雨天泥泞不堪,冬季大雪封山,摩托车经常无法通行,他只能徒步巡护,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
2018年夏天,在例行巡护时,王德河发现远处有烟雾升起,立刻意识到可能有山火发生。他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赶往现场。火势蔓延得很快,他和接到报告随后赶来的扑火队员一起,奋战了两个多小时才将火势控制住。那次经历让他更加明白,森林防火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除了防火,打击盗伐也是他的重要任务之一。2020年冬天,王德河在巡山时发现雪地上有新鲜的车辙印,他顺着痕迹追踪,果然发现了一伙盗伐者。王德河看到盗伐者正在砍伐珍贵的红松,便立即用对讲机联系森林公安。多亏了他的及时发现、迅速报告和积极配合,这伙儿盗伐者最终被公安人员迅速抓获,保住了几十棵百年老树。事后,盗伐者曾威胁王德河少管闲事,但他毫不畏惧,始终坚定守护着这片山林。
近些年,林业巡护也用上了新科技。局里给管护站配备了GPS定位仪、红外相机和无人机,巡护效率提高了不少。但王德河深知,机器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经验和责任心。2024年秋天,王德河在一片看似平静的林区内闻到了一股焦糊的味道,经过仔细搜寻后,他发现了一处被落叶掩盖的暗火,凭借多年的巡护经验,他迅速采取行动,及时扑灭火源,再一次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火灾。
四、亏欠家人,无愧于心
这些年,让王德河最愧疚的是对家人的亏欠。他每年只有在防火期过后轮休时才能回家。儿子小时候总问他:“爸爸,你为什么不能像别人的爸爸一样天天回家?”,王德河愧疚但自豪地告诉儿子:“爸爸在守护大森林,那里有很多小动物和树木需要爸爸的保护!”。如今,儿子已经上高中了,也渐渐理解了他的工作,理解了爸爸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光荣的使命,时常也会在电话里叮嘱他注意安全。家人的支持让王德河更加踏实的一头扎进山林中,时时刻刻做好森林的守护者。
有人问他,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待这么多年,不觉得苦吗?“说实话,苦,但值得!”王德河毫不犹豫回答。每当他看到自己巡护的林区郁郁葱葱,野生动物自由栖息,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13年来,王德河已不记得为摩托车换了多少次轮胎,也不记得写满了多少本巡护日志。这片森林见证了他的青春,他也同时见证了森林的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只要组织需要他,只要这片林子还需要守护,他就会一直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