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林草办提字〔2021〕20号
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第0371号提案的答复
乌兰托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鼠疫联防联控机制提升鼠疫防控效能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期间,全区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控、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扎实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累计完成草原鼠害防治12792.7万亩,有效遏制了灾害的扩散。特别是2019年冬季发生人间鼠疫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各地各级林草主管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林草局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认真做好疫点周边草原鼠害保护性防治工作,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21731万元,防治草原鼠害8202.8万亩,平均防治效果达91%以上,有效降低了草原鼠密度,对降低鼠间鼠疫发生机率,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鼠疫防控工作,成立了自治区鼠疫防控应急领导小组,与各盟市人民政府签订鼠疫防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压实草原鼠害防控工作,并把灭鼠面积、防治效果等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任务。各地深刻认识到鼠疫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全面落实防控举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区各级林草主管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草原鼠害防控指挥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防治任务和目标,严格落实相关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在实处,进一步提升了灭鼠效率。
二、加强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
2020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2020年版)》,自治区鼠疫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印发《自治区鼠疫防控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台账》,明确了21个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并定期召开鼠疫疫情联合研判会商会议和调度各成员单位台账落实情况。在疾控部门野外踏查的同时,各地各级林草部门实行野生动物死体情况上报制,加大了对历史疫源地和自毙鼠的踏查监查力度,做好对草原鼠间鼠疫疫情的研判。2019年冬季以来,我局同自治区卫健委建立了良好的信息通报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形成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密切配合的部门间联防联控工作新格局。针对疫点相邻地区灭鼠时间不同步不统一问题,我局加强相邻旗县区沟通协作,密切配合。今年春季,呼市一疫点分跨两个旗县,采取武川县和达茂旗统一施药的措施,避免了相邻地区灭鼠时间不同步而导致害鼠地区间迁徙和疫情异地传播,成效显著。
三、加强科学防控,提升防治效果
2020年6月,我局印发了《草原鼠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给各地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针对疫点周边草原鼠害发生情况,通过现场调研、专家研判等形式,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科学把握防治适期,因地制宜采用雷公藤甲素、世双鼠靶、招鹰控鼠等绿色防控技术,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高了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2019年入冬以来,各地积极配合卫健部门开展好疫点外1.5~5公里(2021年调整为1~4公里)范围内保护性灭鼠工作,有效降低了鼠密度和鼠间鼠疫发生风险。今年,自治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申报了2个盟市和4个旗县的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中心(防治站)项目,其中包括新巴尔虎右旗。针对自然保护区内草原鼠害严重发生的实际,2015年起,在不能使用灭鼠药物的情况下,新巴尔虎右旗积极探索绿色控鼠方法,累计在保护区内设立鹰架370支,年均控鼠14.8万亩;今年春季,经多次申请,保护区同意采用对牲畜、鸟等不会造成伤害的新药剂——世双鼠靶灭鼠,防治草原鼠害3.3万亩,灭鼠率达65.4%以上,取得了较好防控效果。
四、加强科研攻关,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我局正在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合作,加强对布氏田鼠、长爪沙鼠、大沙鼠、达乌尔黄鼠、东北鼢鼠等我区重点鼠种的生活习性、行动轨迹、迁徙习性、发生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草原鼠间鼠疫和鼠密度关系,自然保护区内灭鼠,以及综合防控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加上今年启动的全区草原有害生物资源普查,对于摸清灾变规律、推进综合防控、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以及提升灭鼠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今后的鼠疫防控工作中,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继续将灭鼠任务纳入到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为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着重做好卫健和林草部门间监测和毗邻地区间联防联控工作,强化信息互通、协同行动、统一施药,提高灭鼠成效。三是进一步加强统筹灭鼠,加大保护区内世双鼠靶、招鹰控鼠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力度,继续探索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灭鼠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四是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掌握鼠类迁徙、繁殖及生活习性、成灾机制等基本情况,为提升灭鼠效果和效率提供科技支撑。五是进一步加强培训宣传,加大草原鼠间鼠疫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力度,加强草原鼠间鼠疫、绿色防控、个人防护等基本知识宣传,提高综合防控和自我保护能力。六是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绿色防控技术,施药前向牧民发放明白纸,防治区域设立明显警示牌,设定禁牧期限,避免牲畜中毒及环境污染。